張華中
(接上期)
一三一
人生苦短,凡事容不得你分心岔道。集精力于一點,即道家“凝神集一”功夫。在心性修養(yǎng)上,妙用無窮。如凝神寂照,則一靈獨長;凝神寂行,則一靈獨運,而可得乾陽潛滋、氣質(zhì)潛移、慧悟大開、通神入化之效。此法于習(xí)字上亦然,一人一帖一字,一念一思一悟,面對一紙,必先心中有字,思其偏旁、左右、寬窄、疏密、布算、化裁;再思何處以力崛其筋骨,何處以墨豐其血肉,何處以神貫之氣脈。之后,賦字于物象,于飛、動、流、蕩、縱之間,于澀、緩、遲、拙、藏之質(zhì)上專注研習(xí),不舍晝夜,定有所悟,此所謂從己胸襟中流出者。如此經(jīng)年累月,專注一種書體而不得其心得者,未之有也。能用如是之全力以赴,而其事不成,其功不立者,亦未之有也。古哲有言“成于一,敗于二三”,即此理也。
一三二
書中能稱為神品者,無不得力于其專精凝神之功。凝神之至,不但心在此物,神亦在此物。當(dāng)逸少作字時,神一不分,氣一不馳,心中除所寫字外,不見有外物在,亦不見有天地在,神氣貫通后,下筆如有神助。故其字被譽為神品,被后人尊為“書圣”,夐絕千古。何紹基于此頗有心得:“氣自踵息貫指頂,屈伸進(jìn)退皆玲瓏”“外緣即輕內(nèi)自重,志氣不一非英雄”。自古以來,凡藝術(shù)最上乘者,無一不是傾其一生于其中。雖一山一石一花一鳥或片紙只字,均可見其生命,見其精神,見其人品。雖萬世之后,猶想再見其人,此皆為專精凝神之功也。
一三三
或曰:學(xué)書當(dāng)存三境界,君知之否?
髯公曰:雖述者豐,我嘗聞有三知。一曰知道,二曰知止,三曰知足。
或曰:知道怎講?
髯公曰:習(xí)書者要知何人可學(xué),何人不可學(xué),何人可學(xué)可不學(xué),何人可觀不可學(xué),何人不可觀更不可學(xué)。
或曰:次之?
髯公曰:知習(xí)書之路漫漫而修遠(yuǎn),但更知道阻且長,行之則至,并且念念不忘,必有回響。
或曰:知止怎說?
髯公曰:習(xí)書者要知,凡事量力而行,有一口氣,點一盞燈。切忌朝秦暮楚,做智力與時力與財力不逮之事。
或曰:其次?
髯公曰:習(xí)書者當(dāng)知,歲月煮酒,不論滄桑。一念恒定,美成在久。當(dāng)行則行,當(dāng)止則止。年華向晚,歲月沉香。
或曰:知足怎論?
髯公曰:習(xí)書既為傳承,也為修行,不為炫技,不為耀祖,不為自矜,不為傲世。
或曰:再次?
髯公曰:習(xí)書者要知,無用之用,方為大用。無念無痕,方為大痕。鷦鷯巢樹,不過一枝。身如芥子,心藏須彌。庸常之中,微芒不朽。
或曰:我知之矣。
髯公揖曰:一家之言,一哂了之。
(未完待續(xù)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