翟明
清風拂面,秋高氣爽,李梨成熟,銀杏飄黃。漫步鹿邑街頭,秋的恬淡與雅靜、壯美與富足,不由讓人想到2500多年前,一代圣哲老子因李而生,在故鄉(xiāng)曲仁里成長成圣,傳為千古美談。
中秋假期,我到十多里外的鹿邑千年白果樹景區(qū)游玩。一路上,筆直的道路兩旁綠樹成蔭,間或三五禽鳥歡鳴,仿佛人在畫中游、畫在云中走,掐一下自己,方知畫在人心中、美景入眼來。甫一走近,只見一株數(shù)人伸長手臂才能環(huán)抱的古樹矗立于蒼茫天地間,渦河最大支流惠濟河沿濕地公園奔流,一排仿古建筑挺立于距離古樹不近不遠相宜的地方,禾與屋、水與樹、云與葉相映成趣,似妙然天成,美不勝收。誰能想到十年前的另一番景象:雜屋繞樹、密不透風,垃圾遍地、游人掩鼻,與今相比真是相去萬里。
不只千年古樹讓人耳目一新,太極湖就像是睡仙陳摶老祖棋子忽落就、睡袍半掩映的模樣,大氣而富有神韻。記得前些年這里還是一片雜亂的蘆葦塘,我們幾個人在中間的阡陌上跳來跳去,高高的、斑駁的土城墻赫然在側。忽然有一天,我看到幾個技術員不停游走,時而認真觀測,時而輕聲交談。又過了幾天,但見挖掘機用“巨手”輕巧地移開污泥,廢舊坑塘華麗變身為一汪碧水。后來,公園管理處建起了巍峨的老子塔,栽種了各種花木,鋪設了彩色跑道,蘆葦與荷花掩映其間,野鴨和白鷺自在游弋,一時間,四季飄香、芳菲盡顯,游人如織、觀水戲蓮。土城墻附近復建了青磚城墻,寬寬的神道正對著城門樓,一直延伸到老君臺。
據(jù)說隱陽山是被老子用趕山鞭驅走的。而今,紫氣東來,仙湖縹緲,早起健身的甩鞭聲又響,仙山復回。十年前,鹿邑開展棚戶區(qū)改造,拆除了城中村,但拆舊未建新,為造福老子故里人,還百姓休閑健身場所,開挖了占地500多畝的上清湖,挖出的土就勢堆起兩座土山,取名迎仙山和隱陽山。后又發(fā)動黨員干部義務植樹,栽植了櫻花、紅楓、石楠等綠化苗木,現(xiàn)已翠色滿眼、欣欣向榮。每逢節(jié)假日,游人絡繹不絕,拾級而上,便能一覽老子故里美景。
最讓鹿邑老百姓稱道的要數(shù)“五河”治理了。說是“五河”,其實是鹿邑城內外的九條河。據(jù)說原來的鹿邑城是“城包水”,四面城墻包圍著千畝湖面。后來人多城擴,水少河多了,由于河流缺乏管護和治理,成為臭水溝,常常惡臭襲人、蚊蠅亂飛,沿河的居民苦不堪言,過往行人紛紛掩鼻而逃。幾年前,鹿邑縣委、縣政府強力推進“生態(tài)治河、智慧管河”行動,通過“PPP”項目開展清淤疏浚、雨污分流,在岸邊遍植花木,在石欄桿上雕刻《道德經》名言警句,形成了“人在河上走、清水河中流,九河相聯(lián)通、美景入眼眸”的景象。
不必說太清宮、明道宮和武平城等文化古跡令人神往,也不必說渦河和惠濟河濕地公園的美景引人入勝,更不必說近幾年新建小游園的多與密、美與奇,滿足了普通群眾健身與休閑的需求,單是鄉(xiāng)村建設就足以引人矚目了。近幾年,鹿邑為了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(xiāng)村振興有效銜接,開展了“鳳還巢”行動,吸引本土在外創(chuàng)業(yè)成功人士回鄉(xiāng)興業(yè),開展“一鄉(xiāng)一特、一村一品、產業(yè)興村”行動,讓致富產業(yè)走進每一個村、帶動每一戶,大力推進“公司+合作社+農戶”模式,助力農民增收,持續(xù)開展農村人居環(huán)境集中整治,鄉(xiāng)村振興如火如荼。
乘著新時代的東風,遠古曲仁里正煥發(fā)青春活力,一座亦老亦新、亦小亦大、亦俗亦雅、亦拙亦巧的鹿邑新城正茁壯成長。②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