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03月28日
第05版:文化周口·聚焦 PDF版

周口有個“三道溝”(文化溯源)

王羨榮

“三道溝”并非周口街名,而是老周口一個群眾居住區(qū)的稱謂,它同“五間樓”“花井臺”和“大椿樹”等等一樣是群眾叫慣了的地方名,位于周口中心城區(qū)文化街三中北側(cè)沙潁河堤岸。原來從堤岸直下河邊,有三道寬大的滑溝,很像排水溝,但不是用來排水的,人們便把那個地方形象地稱為“三道溝”。

明朝初年,周口形成墟集時,陸陳(稻、粱、菽、麥、黍、稷六個糧食品種在商業(yè)上的總稱)行業(yè)便同時興起,當時,糧食買賣只不過是附近農(nóng)民的零星交易。明朝嘉靖年間,疏通了河道,開辟了漕運,大批糧船由淮河入沙潁河,再轉(zhuǎn)賈魯河,經(jīng)汴水過黃河直抵京都。周口正處運河要沖,商業(yè)迅速發(fā)展,陸陳市場日趨興旺。至清朝康熙、乾隆時期,周口已成為河南最大的糧食交易市場之一,經(jīng)營糧食交易的大型糧店就有28家、小型糧坊110余家,從業(yè)人員1300余名,幾乎家家每天都有四面八方來的客商,每年糧食成交量兩億多斤,這些糧食多半是通過費用很低的漕運進出。因此,周口的沙潁河、賈魯河常常船舶如梭、帆檣如林,工人們?nèi)找寡b卸,繁華如鬧市。

糧食下河裝船必經(jīng)渡口(或稱埠口),原來周口只有五六個渡口,后來發(fā)展到20個。為了存儲裝卸方便,河南岸的澡塘胡同、康家胡同和關帝廟門等處的許多民房都被租賃,作為儲糧的“上房”。在“三道溝”附近還有4個曬麥、裝包的麥場。

周口專業(yè)從事糧食搬運的有五六個班子,從業(yè)人員近千名。裝船時,他們用木制獨輪車(紅車子),每車裝4袋,將糧食從“上房”運至堤岸,再抬下河裝船。兩人抬著1包200斤重的糧食,從堤岸下河裝船,需走200多米的路,其中碼頭階梯有50多米長,既費力,效率又低。于是,工人們便想出一種省時又省力的辦法,即順著河坡開一寬1米、深0.7米的溝子,用磚砌成滑溝,溝上口是堤岸,下口接近水面。裝糧時,船舶停在對著滑溝的岸邊,滑溝的下口與船之間再搭一條寬寬的橋板。操作時,工人在堤岸將糧食包從上口放入滑溝,一瞬間糧食包便能滑到船上,再由工人抬入船艙,每包只需一二十秒鐘就能裝船,這樣既省時間又省力氣,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。

像這樣的滑溝先后開發(fā)了三條,這就是“三道溝”的來歷。“三道溝”越叫越響,久而久之,群眾便將它作為一個地名叫開了。辛亥革命后,周口的陸陳市場逐漸蕭條,對“三道溝”的利用也少了。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,由于年年防汛,安全起見,在整修堤岸時將“三道溝”廢除了,但是它的名字卻流傳了下來,至今,老周口人仍把那個地方稱為“三道溝”。

2024-03-28 王羨榮 2 2 周口晚報 content_231030.html 1 周口有個“三道溝”(文化溯源) /enpproperty-->
曰本无码av在线男人的天堂,一日本道久久久精品国产,久久一级AAAA毛片免费上海视,免费a级毛片出奶水在线 九九午夜福利无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