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華中
(接上期)
九十六
鶴壽遐,其銘更甚。近讀“大字之祖”,被譽為“出水后第一精本”《僧鶴洲零拓本瘞鶴銘》,愈感其妙。
其銘錯落生姿,疏宕有致。沉毅華美,隸意行趣。寓奇峭于飛逸,得蒼雄之古穆;蘊勁美于淡遠,取儀態(tài)之萬方;弱提按于中鋒,舉豐偉之安閑;亮開合于豪邁,收氣度之風騷;汲圓融于浪漫,刈宛轉(zhuǎn)之遒逸。
其“丹”字,如鶴足踏雪,傾身束羽;其“勢”字,宛天門洞開,境闊峰疏;其“固”字,若石榻趺坐,情殷語謙;其“塏”字,似頑童逞憨,巖羊跳澗。
今人學之,定會古氣加身,若仙若佛,“蕩蕩乎君子,穆穆乎仁人”。
九十七
飲酒微醺,花賞半開,習字何嘗不是如此。
字不可荒率生獷,也不可纖巧弄媚;不可諛于流俗,也不可陷于古人;不可獨守一舍,也不可雜糅百家。
華質(zhì)各半,剛?cè)岵梢病?/p>
九十八
少年習字,拙多于巧。中年作書,巧多于拙。老年執(zhí)筆,拙復(fù)多于巧。豈“三十年后,看山還是山,看水復(fù)是水”之模板乎?
少年不諳書技,不知繩墨,故拙多于巧,此拙實無奈之舉。
中年中規(guī)中矩,力求圓融,故巧多于拙,此巧為得意之作。
老年閱盡萬象,酸甜往復(fù),故拙多于巧,此拙謂老成之果。
九十九
為書者求拙,必走三種途徑。
首先拙其筆。行筆如逆水行舟,獅子搏象,不可暢快。暢快則滑,滑則不駐墨,不駐墨則意流,此一拙也。
其次,拙其形。形有揖、有叩、有偃、有仰、有張、有縮,此形不可病態(tài),東施效顰,邯鄲學步,拙則拙矣,難免噴口,此二拙也。
再次,拙其章。于常規(guī)章法中出軌別衢,搖曳他處,不蹈成法,自在逍遙,此三拙也。
拙,分有意與無意。有意則有輕佻薄情之嫌,無意則無裝綴雕飾之痕。
由拙而妙、而奇,方為大拙。大拙者,必其胸中所獨有,手下所常有者;由拙而陋、而卑,是謂小拙。小拙者,縛足而攀,扼喉而歌,其意也局,其量也狹。
巧拙有界。如拙至劣,拙未必勝于巧;如巧至膩,巧未必強于拙。
守巧者易,守拙者難。巧常有,而拙不常在。大拙即大巧,大巧若大拙。
抱樸守拙,書之德也。
(未完待續(xù)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