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華中
(接上期)
九十
習書不可心浮,不可意短,不可情拘。
心浮則手缺,手缺則難窺全貌,自遠法器;意短則念移,念移則見異思遷,難取古雅;情拘則茍且,茍且則畏手畏腳,不得縱逸。
九十一
舞筆弄墨,既要“師古”,又要“隨時代”,二者不悖。
“師古”,即叩門問法,知規(guī)矩于方圓,察諸家之面貌,探本源以正蹤,擇良莠于堂野;“隨時代”,則化古為新,創(chuàng)清雅于俗格,嵌精神于體勢,亮儀態(tài)之秀妍,競風流于當下。
九十二
余中年嘗以小筆寫大字,每每受邀,隨身只攜一管。作品成形,自以為善。數(shù)年后,方知形虛力怯,神虧肉枯。如少兒負重,岌岌可危也。
九十三
習帖,分為臨與讀。臨,易得古人筆意,而失之風神。只能了了于手,不能了了于心。讀,能獲古人位置,而遜之筆意。只能了了于心,不能了了于手。故二者合巹,方無一失。
九十四
臨帖,除對臨外,還有背臨和意臨。
背臨,先選帖中十數(shù)字,觀其間架、向背、頓挫、起收、形態(tài)、揖讓、布白等,爛熟于心,透入肝膈。然后去帖馭毫,逐字落實。寫畢,反觀帖字,兩相對照,方知何處遺漏,何處短缺,何處障礙,何處出彩。雖不如對臨繡工描樣之精準,但可似處亦十有六七。做到了胸中有字,手下也有字。
意臨,不苛求形肖廓似,須從筆法、章法中大啟悟門,聊以意取。恣其性情,淡然無欲,按會悟之意,驅(qū)其筆墨。但不可無我在,無我便墜入虛空。之后,再比照帖本,可似處雖十有四五,但卻風神駘蕩,翛然可觀者矣。
初入道者,適于對臨,逐入佳境者可擇背臨,柳暗花明者必擇意臨。
九十五
名,吾所欲也;恒,吾所棄也,棄恒而得名,不亦謬乎?
余觀某書者,以書為功名,情躁意炎;以捷徑為階梯,促心賒志。求名太驟,望名若渴。不在典籍中掘其意蘊,青卷黃燈下砥礪思想,而是追逐賽事,投靠門庭。殊不知,習字如修行,當澄心定慮,吃得孤寂。
名,吾所欲也;恒,吾所持也,持恒而得名,成功之道也。
名可名,非常名。蹉跎牗下,刻舟求劍,豈獲名乎?(未完待續(xù))